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大腳走臺灣/臺灣節慶美食/113.01.15-01.19

臺灣擁有許多特有的飲食文化,清明節吃潤餅、端午節吃粽子、

家有喜事吃紅龜粿等等,都與節慶脫不了關係,而除了「節慶食物」外,

「辦桌」也在台灣的飲食文化上扮演了重要角色。許多節慶食物與節氣有著密切關係,如清明以鼠麴草、

糯米製成的鼠麴粿,及許多家戶常準備的潤餅(或稱春捲、 春餅、薄餅)

。潤餅是以薄餅皮包裹多種菜料成餅捲後食用。各地潤餅材料與製法亦有地區差異,常見菜料如:

豆芽菜、紅蘿蔔、豆干、肉絲、蛋燥、虎苔、大麵。台南七股地區常以豆腐乳塗潤餅皮,再包入豆芽菜、蒜、花生糖粉、豆薯、高麗菜、芹菜等。1970年代經濟改善後

,也會加入肉、蛋、蝦仁等餡料。另外,端午節的粽子、七夕會吃雞酒油飯、軟粿。中秋節除了中秋餅以外,

因為這天也是土地公生日,會準備「米粉芋」祭拜祖先與土地公,祈求祖先保佑獲得好工作。凡此種種,都標示著與土地、神、人的密切關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