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文章分享~親子手牽手/孩子,我要你輸在起跑點

聯合報 李佳燕(家庭醫師)

「你的孩子讀哪間幼兒園?他們有沒有教英語?教注音符號?有沒有學寫國字?有沒有背九九乘法表?有沒有……?」

「你的孩子有上補習班嗎?有沒有學鋼琴?有沒有上作文課?有沒有……?」

這是一個大人驚恐不安的時代,也是一個將孩子「填鴨」到極限的時代。大人對未來惶惑,眼看競爭愈來愈激烈,機會愈來愈少,便以為愈早讓孩子全副武裝就是通過競爭,打倒群倫,爬向高峰的康莊大道。

於是,我們看到應該是愛玩愛跳愛叫愛笑的幼童,開始被要求乖乖坐好、不吵不鬧,就算是幼兒園裡的外國老師說著全英語,聽不懂的孩子仍被要求安靜聆聽。

有家長告訴我,她的孩子四歲,現在讀中班,作息是上學放學、接著上英語補習班、鋼琴課或學心算,然後回家寫幼兒園的作業。作業內容有數學、國語和英文,有時會再加上畫圖,往往必須熬到十點才能睡覺,如果遇到周末或連假,作業會更多,經常要寫一整天,我著實心疼到要扭成麻花了!

四歲的孩子啊,四歲孩子的手是該練習自己吃飯、自己穿鞋穿襪子,是該拿著畫筆把整面牆塗上各種繽紛的色彩,是要到土堆裡挖掘蚯蚓,是要抱起小白兔餵牠吃胡蘿蔔;四歲孩子的腦袋裡,會想著為什麼小鳥會飛,小狗卻不會?下雨天後地上一堆小水窪,後來跑到哪裡去了?今天幼兒園不知道會吃什麼好吃的點心?為什麼那個綁馬尾的女生可以把鞦韆盪得那麼高?

四歲的孩子,如果上午七點要起床,應該晚上八點就要上床睡覺了,因為他像正要長高的小幼苗,需要大量的營養和睡眠。四歲的孩子不應該屁股坐在椅子上,一坐就是四十分鐘不會動,他應該要像隻毛毛蟲,想要扭動前進,去探索未知的世界。

父母會說他們並非故意殘害幼苗,這麼做是為了孩子好,「我們怕孩子輸在起跑點!小時候累一點沒關係,長大才不會受挫,我們寧可孩子先苦後甘,也不要他們先甘後苦。」講這些話的父母,是如何思考童年?童年如何論輸贏?比別人早學會寫國字,也同時失去徜徉野外的機會,究竟是輸還是贏?人生不是跑百米,甚至也不是跑馬拉松,人生可以是怡然散步。先苦不一定後甘,就怕苦了童年,以後再也沒有甘的時候了。